新闻资讯

党中央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

日期:2025-11-04 10:47 浏览:
新华社南昌11月2日电(记者陶野熊家丽)辣椒是江西主要蔬菜作物之一。江西省高安市尚湖镇富硒辣椒产业园内,“牛初乳”、“小美人”、“正春”、“老腊肉”、“满塘红”根据坐果后12天至30多天的生长时间和不同辣度分为五个等级。单价可高达119元每斤。尚湖乡种植辣椒已有40多年历史。有时会面临各种故障、质量参差不齐、销售不佳等传统产业提质发展的瓶颈。 “以前,一些农民每斤只能卖几毛钱。”高安市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黄国栋表示,随着品种的破坏,原本薄、皮薄、软的当地辣椒已经变成了“辣椒”。脸皮厚,抵抗力差。有的农民辛苦一年,每亩只能挣几百元。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关键。尚湖镇尚湖村集体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彦回忆,为了寻找辣椒产业发展新路子,市农业农村部门专家组远赴外省考察新品种、新技术。最终,尚湖乡成功与湖南农业大学、江西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辣椒产业研究院和辣椒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为提纯振兴老品种、培育优质新品种,在高安市农业农村部门帮助下,尚湖乡辣椒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仅2024年,基地就引进并试验了300多个辣椒品种。 “高安辣椒1号”、“高安辣椒2号”是由高安市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专家团队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花卉研究技术组联合研发。地面价格比普通辣椒高出约50%,但仍供不应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和效率效益。传统农业因科技而注入新的活力。大型种植者以身作则。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尽职尽责。三股绳子用力弯曲。一群人,同心协力,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如今,辣椒种植面积尚湖镇每年种植辣椒面积约1.5万公顷,年产量约6万吨,帮助当地从事辣椒产业的农民每亩增收约3000元。江西省高安市尚湖镇,农民正在装载辣椒。新华社记者熊家丽摄 农民是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升级的直接受益者。尚湖镇辣椒种植户龚文是三年前入田的新农民。走进他的10​​0亩辣椒示范种植基地,79座智能温室错落有致,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设施和绿色防控系统。 “只有农民看到效益,才能推动产业发展。”贡文辣椒展示基地经常接待外商和当地农民参观。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卡车就来了买的都停在门口。大户的影响力提高了种植质量,打磨了区域品牌。当地花椒田收购价从过去的一两块钱一斤涨到现在的四五块钱。新农民带头,老农民受益。龚文的辣椒基地雇佣了五十、六十名当地村民当工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他还派出身边的200多人为每个农户“闪耀”辣椒种植技术,并提供统一的营销服务,解决了小农户对接市场“卖难”的问题。尚湖乡赤星村村民王仁华种植辣椒7公顷。他说:“有销售人员,我就不愁卖辣椒了,现在种辣椒一年能赚10万多元。”传统农业的更新不仅要顺应市场需求,还要靠因地制宜的政策环境。江西省樟树市有着千年的制药历史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深秋,步行前往樟树市宜城镇萝岗村黄栀子种植基地时,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农民在江西省樟树市宜城镇萝岗村黄栀子种植基地采摘黄园。新华社记者 熊家林 摄 “过去,当地不少农民从事中药材种植,但规模小、品种多、标准混杂,不仅给管理带来了挑战,也不利于提高中药材品质。”宜城镇萝岗村党支部书记刘雷说。为了让农民在产业中发挥好作用,当地政府市政府积极“搭台”:大规模种植木本中药材的农民,根据品种每亩给予600至1000元补贴;修建林区作业道路,减轻中药材运输负担;他们将提供30%的资金支持,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为当地中药材产业“耕种种田”。宜城镇黄园大户刘喜六说,刚签约种植时,没有电,黄泥路的山头,如今已成为占地3000多公顷、水肥一体化设施的现代化种植基地。不仅对中药材苗木引种给予补贴,农业部门还经常派出农业技术专家并到现场提供技术指导。目前,樟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0万公顷,拥有药用药材1万公顷以上的2个,1000公顷以上的基地45个,是江西道地药材的主要产区。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在大家庭的驱动下,在有前途的政府的推动下……这不仅仅是辣椒和亮黄色的花园。在江西农村的广阔田野里,“三股绳”绞在一起,包裹着特色产业群众的富裕生活。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